近期與東亞國家有關的兩件事情值得我們關注。第一,第11次中日韓三國外長會議於本月22日在日本召開。從國際局勢的角度看,這次三國外長會議召開的時機關鍵而微妙,特別是···
Jin Kai, visiting researcher, Yonsei Institute for Sinology
長期以來,東北亞地區一直處在地緣政治角力的中心。大國(可譯爲great power;而中國近來更傾向於翻譯爲major country)、中等國家(middle power)在這個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演變中……
前一段時間筆者曾參加一場線上研討會。會議討論的一個問題是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應當扮演怎樣的角色。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當然,不同的學者站在不同的視角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與主張。
2024年5月27日,美國《外交事務》雜志(Foreign Affairs)刊發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哈爾·布蘭茲(Hal Brands)的題爲《一個“美國優先”的世界》(An “America First” World)的文章。
中美建交以來,兩國之間的科技合作經曆了幾個重要的階段。1979-1989年可以看做是兩國科技合作的起步階段。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同年兩國簽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協定》,也標志著…
在國際政治中,世界秩序的構建從來都是大國政治的角力、爭鬪與妥協的産物。簡單回顧一下我們所熟悉的曆史,我們就不難發現,在近代、現當代國際政治中,有目標、實力與決心實現…
近期,國際輿論和學術界中“中國峰値論”(Peak-China)的出現實際上並不屬意外。按照中國經濟的體量,經過數十年的超高速增長,倘若將接近兩位數的增長率持續保持下去,那更將是一個…
在全球化時代,人們似乎習慣性地認爲生產分工是市場自發的行爲,因而技術也隨著資本的流動而轉移。然而,恰恰是在推動全球化啟動和高速發展的一些發達經濟體出現了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
An opinion article by Ryan Hass, director of the 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 at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was widely circulated in social media and…
11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在美國加州舉行了高峰會談。距2022年11月14日兩位領導人印尼巴厘島會談恰好一年。從各方的反應來看,這個時刻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會面及時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