메뉴 닫기

東亞三國合作趨緊,美國將會如何應對?

 

东亚三国合作趋紧,美国将会如何应对?

 

  近期与东亚国家有关的两件事情值得我们关注。第一,第11次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于本月22日在日本召开。从国际局势的角度看,这次三国外长会议召开的时机关键而微妙,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不断推行“美国优先”的政策,使得“美日韩”三国同盟关系的紧密程度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变数。

 

 

  放弃全球干涉、奉行本土优先的特朗普政府在驻军费用分担、贸易政策以及技术合作与投资方面势必将持续对韩日两国施压,以帮助实现其承诺的在美国本土重振制造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竞选承诺。特别是考虑到当前韩国政局不稳,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两国未来政策走向尚不明朗,因而多种因素叠加下,美日韩三边同盟关系是否能在2023年“戴维营宣言”基础上取得更多实质性的进展?这一点显然是存疑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所宣布的政治共识与合作意向就十分值得关注。据中国政府网的报道,三国外长在此次会议上取得了以下四点共识:一是深化经贸合作,做强“压舱石”,特别是早日重启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二是推进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包括设立中日韩数字经济合作对话机制、筹建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三是扩大人文交流,厚植民意基础,努力实现到2030年实现4000万人次的互访目标;四是应对共同挑战,助力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健康老龄化、医疗卫生、新能源、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从中不难看出,这四点共识不是仅仅停留在政治共识层面,而是分别都嵌入了例如“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这样具体的合作项目或目标。

  试想,如果不久的将来中日韩自贸区正式建立,那将在经贸、科技和人文方面为三国带来怎样的发展前景?目前,中日韩三国人口总数达15.87亿,GDP总量超过25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23.4%),并且三国历史文化相通,拥有数千年的文化交流交往史。一旦中日韩一体化机制全面落实,这无疑将是一个影响力空前的东亚共同体。

  第二件值得关注的事则来自美国政府最新发布的消息。就在本月2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宣布,将多个来自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实体列入管制清单,以在下列几个方面特别是对中国进行严格的限制:第一,限制中国共产党获取和开发高性能计算能力和量子技术以用于中国的军事发展;第二,阻止中国发展高超音速武器的开发计划;第三,阻止南非试飞学院(TFASA)等实体机构使用美国技术设施来为中国军方提供训练服务;等等。

  实际上,在对中国进行技术限制方面,目前特朗普政府基本延续了拜登政府的“小院高墙”的限制策略,即在经贸与科技方面不与中国完全脱钩的前提下,在关键领域对中国实施更加严厉的打压措施,并且连带限制与中国有关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所有实体,同时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以期对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形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因而,此次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的共识可以看作是三个国家在面临十分复杂的地区和国际局势下做出的一次超越彼此间分歧的战略性握手。在把中国当作“战略竞争敌手”的情况下,中日韩紧密合作的趋势将为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东亚政策带来不小的影响。精于商业交易的特朗普本人是否愿意在一些关键议题上对韩国和日本做出一些让步,以阻止或延缓中日韩三方的合作进程?这或许将是接下来各方关注的一个重点。

  不管怎样,东亚究竟是“中日韩”的天下还是“美日韩”的势力范围,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角逐。

 

 

 

※ 상단의 [작성자명](click)을 클릭하시면 저자의 다른 글들을 살펴보실 수 있습니다.

 

관련글